之前看到中評社都是在網路新聞,
或者會在論壇看到有關兩岸的報導
時會出現中評社的訊息。
雖然分屬二地,但是透過中評社能
連接和互通二地的各項新聞或資訊
無非對一般的大眾是很好的平台。
中國評論通訊社(簡稱中評社)
2005年5月在香港注冊成立的網路通訊社,
目前已在香港、台灣、北京、廣州建立起
比較完整的新聞採編網絡,
2005年6月3日正式對外發稿。
中評社之所能夠成為兩岸共同媒體,
具有幾項特性才能夠擔當:
分別是共構性和兩岸性及民族性。
共構性:
“兩岸共同媒體”屬於兩岸雙方資源共享,
所以在北京及香港以及台灣都已註冊並
成立新聞媒體共用中評社名義與平臺,
新聞內容維持和諧共構。
兩岸性:
在兩岸共同媒體當然是源自於兩岸,
所以主要還是要以促進兩岸關係和平
做為新聞與傳播的原則立場,同時能
引起兩岸讀者的關注進而有交流。
民族性:
中立當然也是重要的原則,不能說政治
立場是偏向誰,以中華民族最大公約數
中華民族形象和利益著想維護。
中評社成立十年在二岸推動的共同媒體
理念因為這幾年的網路發展訊速也進步
期望能夠在未來讓兩岸的資訊更活絡。
每天關於藍綠的報導有一萬多篇,所以不會
特別的偏頗很中立並且也有很大的圖庫量
在兩岸有不少人都會使用。
其中也有報導墾丁的專頁,可見中評社
除了政治對於文化和地方也相當的重視。
中國評論通訊社-連結兩岸共同媒體
之前看到中評社都是在網路新聞,
或者會在論壇看到有關兩岸的報導
時會出現中評社的訊息。
雖然分屬二地,但是透過中評社能
連接和互通二地的各項新聞或資訊
無非對一般的大眾是很好的平台。
中國評論通訊社(簡稱中評社)
2005年5月在香港注冊成立的網路通訊社,
目前已在香港、台灣、北京、廣州建立起
比較完整的新聞採編網絡,
2005年6月3日正式對外發稿。
中評社之所能夠成為兩岸共同媒體,
具有幾項特性才能夠擔當:
分別是共構性和兩岸性及民族性。
共構性:
“兩岸共同媒體”屬於兩岸雙方資源共享,
所以在北京及香港以及台灣都已註冊並
成立新聞媒體共用中評社名義與平臺,
新聞內容維持和諧共構。
兩岸性:
在兩岸共同媒體當然是源自於兩岸,
所以主要還是要以促進兩岸關係和平
做為新聞與傳播的原則立場,同時能
引起兩岸讀者的關注進而有交流。
民族性:
中立當然也是重要的原則,不能說政治
立場是偏向誰,以中華民族最大公約數
中華民族形象和利益著想維護。
中評社成立十年在二岸推動的共同媒體
理念因為這幾年的網路發展訊速也進步
期望能夠在未來讓兩岸的資訊更活絡。
參訪中國評論社的時候,一進門可以看到
閃亮的跑馬燈秀著這次所有博客的名字,
而且是由社長郭偉峰先生親自與會交流。
社長提到中評社每天關於藍綠的報導有
一萬多篇,所以不會特別的偏頗很中立
並且也有很大的圖庫量在兩岸有不少人
都會使用,其中也有報導墾丁的專頁,
可見中評社除了政治對於文化和地方也
相當的重視,很榮幸在香港時代風華巡禮
能參觀中評社,讓我看見中評社這個特別
又能夠連結兩岸的共同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