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很喜歡傳統香港感覺的朋友可以來這走走,
這次分享的香港景點是被稱作藍屋的香港故事館,
灣仔藍屋.香港故事館 Hong Kong House of Stories
藍屋不只是被漆成藍色而特別聞名,
位於石水渠街上的藍屋,先前是灣仔民間生活館,
為聖雅各福群會開辦的非政府民間博物館。
就在離灣仔地鐵站不遠處(約3-5分鐘路),
可以看到一棟全淡藍色外表的房子很吸引人目光,
這就是香港故事館,特別的是這裡為民間開辦的。
灣仔藍屋.香港故事館 Hong Kong House of Stories
灣仔石水渠街74號(藍屋)地舖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二、四至日: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逄星期三及公眾假期:休息
電話號碼:
2835 4372 (王小姐)
門口有花花草草,記得每週三是休館時間喔!
香港故事館介紹的香港其實是從一開始有香港,
就像是這個香港如何成形, 地質氣候與動植物,
之後的人類活動留下的物品到政治上歷經的一切,
還有明清英日直到現在的特區。
裡頭有不少的傳統電話或用品~
其實這裡一開始是因為灣仔重建項目不斷,
眼見存在多時的灣仔地道生活文化都因街坊的
遷移而逐漸消失,志願團體及灣仔居民為了
保育社區獨有文化,就在石水渠街藍屋下的
空置地舖,開設了灣仔民間生活館,
更多人能感受香港舊時民間的生活點滴。
大概是從2012年開始,生活館更由灣仔擴展到整個香港,
主題更加廣泛,故由灣仔民間生活館改名為今日的香港故事館。
而這個香港故事館不同於一般政府開辦的博物館,
呈現的是一般人民在生活上的形態,很具親切感,
展品不會是奇珍異寶的收藏,卻是能反映百姓生活
的平常生活家居品,加起來超過千件,都是有心人
或街坊捐贈,每件舊物其實都有不同的故事。
這張照片則是藍屋的設計素描,整個藍屋的樣子,
晝的很真實,也很有感覺。
而且在香港故事館常會舉辦專題展覽、社區文化遊
及民間學堂,由這樣互動的形式,讓參與者認識灣仔
到整個香港的民間歷史文化。
而香港故事館內也會有極具懷舊色彩的有趣紀念品出售,
像是換衫公仔紙(紙娃娃)或者白鐵皮信箱那類的商品,
可供民眾購回收藏。
梅艷芳和張國人及羅文等人的明信片,
這真的是香港極具代表性的幾位藝人,
無論是演技或歌聲都讓人永遠記得。
一旁還有舊招牌,還有許多舊招牌照片,
復古,像是真的在那個時代一樣。
站在這個招牌下,似乎也有舊時台灣感覺,
親切卻又有不同的風格感受。
猜猜妙妙琳在做什麼呢?
哈,妙妙琳在玩蓋章,不過是紀念章。
這裡可以捐港幣十五元就會提供名信片紙和封套,
可以蓋上印章做為來這裡的紀念。
不少的景點都會提供這樣的章,這裡的費用,
都會用來維護香港故事館。
有龍或者是一些香港有關的圖樣。
書架上陣列了舊時的書籍,像是小說或一些歷史的,
甚至也有漫畫。
坐在這椅子上談笑風生,像是老一輩都會的習慣,
竹編的椅子輕盈耐用。
舊時的中醫術館用品和招牌。
小小的台灣故事館,讓我們好拍了快一小時,
細細品味了香港的舊時代,感覺復刻了上一代的台灣,
很親切很相似,卻又有獨特的地方。
離去時看到門口有一個鹹蛋超人,
其實香港的人和台灣比起來就是比較強勢,
雖然他們也有溫柔的地方,但是面對殘酷
的各種生活困境,又或者地狹人稠的壓力,
和內地或者外地來的人工作上的比較,
我想他們可以說像金城武唱的老歌"溫柔超人"
必需勇敢向前,卻深埋一顆溫柔的心。
香港故事館
灣仔石水渠街74號(藍屋)地舖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二、四至日: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逄星期三及公眾假期:休息
電話號碼:
2835 4372 (王小姐)
港鐵地圖
本文之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個人看法不盡相同。
文章歡迎以連結方式分享不需本人同意,
文章之圖片及內容為個人心血若需下載使用,
需事先告知經同意及註明出處。
喜歡小喵的文章..
記得幫小喵粉絲頁及文章"按讚"+"分享"喔
請幫MiuMiu粉絲頁讚喔^_^